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将结构健康监测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通过系统性的构建传感器神经网,综合性的分析地质灾害状态,并对超过安全状态的部位进行预警,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可视化。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系统具有自动化采集、多级预警报警、可在线/离线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化报表显示、可扩展性好等功能特点。同时,本系统还支持雨量计、加速度计、应力计、倾斜仪等传统传感器的接入及数据的融合处理。
主要包括雨量监测、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土壤含水率,表面位移、裂缝、深部位移等数据通过物联网、GPRS/SMS、Lora/NB-IOT、北斗短报文、短信通信方式快速转发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中心
监测预警信息处置流程处理人员为县级相关管理员、市级相关管理员、省级相关管理员。在群测群防系统、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干涉雷达监测到相关险情,以及有气象风险时,监测预警信息处置系统会生成相应地灾预警报告,在县级相关管理人员确认后,流程会通过市级、省级相应管理员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至县级管理员处,该过程系统会生成相应处置情况记录。
主要包括完善组织和责任制,编制灾害防御预案,宣传、培训及演练。
实时分析和解读各监测数据,做出单项或多项对比报警功能,对出现的预报预警情况进行在库区机房声光报警和联动短信群发平台,并在预报预警的处理过程中建立消除机制,保证预报预警得到及时的处理。
本系统可用于地质灾害、尾矿、建筑、交通、水利水电等领域,适用于滑坡形变监测、矿区边坡监测、桥梁形变监测、大坝形变监测、沉降监测(高铁、高速公路电力塔杆、建筑基坑、地表沉降)等。